Search

【Controlholic控制狂的案例紀錄:D】

看個案就像是當個偵探——Ma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Controlholic控制狂的案例紀錄:D】

看個案就像是當個偵探——Mark (Kinetic Control創辦人) 笑稱影集有CSI,我們這叫做MSI,movement system investigation。

50歲女性,有脊椎側彎(真的),主訴下背痛。

脊椎側彎到底跟下背痛有沒有關係呢?

有脊椎側彎的人,就該下背痛嗎?

臨床上,常觀察到脊椎側彎者有下背痛。但這跟一個邏輯問題類似:

前提一:下背痛患者的常見原因是身體排列歪斜

前提二:身體排列歪斜的常見原因是脊椎側彎

結論:因此,下背痛患者的原因是脊椎側彎

看出來問題在哪裡嗎?

本案例女性,並非屬於更年期脊椎側彎角度急速惡化者。利用KC架構評估以及臨床邏輯推理,發現其疼痛來自骨盆的薦髂關節,因為薦髂關節失能,一側卡住、另一側代償過多而產生疼痛,而骨盆與步態息息相關,其失能除了薦髂關節外,膝關節也過度代償而產生疼痛。

經肌肉能量技術調整後,薦髂回復正常活動度,症狀消失,個案立即感覺脊椎可以輕鬆上挺了。

脊椎側彎者的確常見合併骨盆歪斜,薦髂關節失能,尤其是側彎S型者。

下背痛患者也常見有骨盆歪斜,與薦髂關節失能的問題,甚至影響到遠端關節,例如本案的膝蓋。

但不代表脊椎側彎者就活該下背痛,或是下背痛的原因就是脊椎側彎。

有些側彎患者,因比其他人更早注意到自己不同於他人之處,而更用心的去做各種有利於動作健康的訓練,反而離下背痛越來越遠。

我並不是說下背痛的原因一定不是脊椎側彎,而是不要陷入「我看起來歪歪的,然後又有痛,所以要弄直才能不痛」的迴圈裡。

經由嚴謹的評估與臨床邏輯決策,配合動作治療,止痛可以在「身體排列」改變之前,先達到。身體排列真的發生改變,就像戴牙套一樣,是需要長久時間的。

治療下背痛,與矯正脊椎側彎,其背後應用的機制是不同的。有些機制與訓練法則雖然有overlapping,但不代表兩者一定得綁在一起。確認好自己心裡當下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,一步一步來,才能讓每一步努力,都發揮效果。

#KineticControl #tinainmotion #canvapic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林維萱物理治療師,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,現為Kinetic Control認證國際講師、Polestar認證皮拉提斯指導員、GYROKINESIS®禪柔認證指導員,專長於動作控制與運動訓練。
View all posts